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546章 闲谈(2 / 2)

而其他人看着有年长者出言,便再度转移话题到其他方向去了。

“阿耶,我说的没错啊?纵然这个叫法海的老秃驴法力再强大,他也不可能违背皇权啊。”

青年低声朝着自已老爹抱怨道:“他们居然宁愿去信仰那些虚无缥缈的神佛,也不愿意相信他们现在的生活,是我李唐三代帝王励精图治的结果吗?”

“昂儿切莫多言。”老者拂须说道:“咱们家这次因为我被贬去洪州做司马,正是需要谨言慎行的时候。”

“何必与这些茶客争吵呢?”

王勃有文章云“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”,这句描写的地方,便是洪州了。

不过王勃都经历这里了,说明洪州在唐初的地位就很显然了,因为王勃是去交趾看望自已的父亲的,而交趾所在的地方就更偏了。

但随着李承乾对海运的开发,洪州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,是注定要发展起来的,因为洪州会成为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内陆枢纽,景德镇生产的瓷器、茶叶...都会经此送往广州出海。

茶馆当中的众人,也不再谈论白蛇传这种明显带着宗教色彩的东西了。

而随着话题的偏转,这些茶客聊天的方向,未免就从上流下滑到下流了。

李承乾则是品尝着茶水将刚才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,尤其是看到那个老者的时候,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讶然。

“原来是他吗?真是一个和李义府齐名的人物啊。”

李义府被他送到新罗去了,再加上唐俭,新罗的文武百官很难玩过这两人带领的队伍。

这显然是又一个奸臣被李承乾改造成功了。

李承乾觉得自已都快成为奸臣改造者了,他都不知道有多少位奸臣经过他的手变成了利国利民的青天大老爷。

其中改造最为成功的,便是靖康之难之中出名的那几个祸害当中的万俟卨了,他也是祸害当中在唐朝混的最好的一个了。

甚至说万俟卨的名声好的都很出名了,朝廷内外谁不知道万俟侍中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?

在文登,都有家庭供奉万俟卨的牌位了。

万俟卨原本干了什么,这些人又不知道,但万俟卨在李承乾麾下的时候,是真的一心一意为民。

这或许就是完颜九妹和李承乾的差距吧?

万寿帝君曾言:“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,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,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,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,自古皆然。”

万寿帝君的黄河、长江清浊之论,其实就是在说臣子。

贤明的君王把奸臣变成贤臣,昏庸的君王把臣子变成奸臣。

长孙无忌这么一个权力欲望登顶的存在,都因为李承乾变成了一个名臣楷模。

所以有时候李承乾都想将这些东西甩到李二脸上。

天天在那逼逼赖赖的,都不知道没了李承乾,这些人的下场都会是什么样。

上一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章